已关注 27900 次

长城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荣辱兴衰史。有了千年的长城,也便有了千年的咏叹。回溯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不难发现在中华民族两千多年的建设史中,长城真正发挥出来的功能性、功利性作用并不太大。其主要原因也是从一开始修筑长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对付野蛮人,而这似乎是冷兵器时代文明人共同遵守的普世价值。

因为在中华民族的版图中,北方广袤的领土一马平川,无险可守,而北方的游牧民族又常南下攻城略地,洗劫城镇,当时的统治者为了保护境内人民长治久安而修筑了人工军事防御基地。修筑长城就是为了抵挡外来入侵者对本国边境城镇的掠夺,历史上的长城一直能够延续至近代未曾废弃,可见其在军事防御中的作用一直存在。但修筑长城,从来不是为了防范敌方夺取江山,而是为了阻止以抢劫为目的的入侵。

据史料记载:秦始皇修长城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占全国总人口的二十分之一,在施工过程中因劳累和伤病而死的人更是不计其数。一曲孟姜女哭长城,恰恰是劳动人民的悲惨境遇的真实写照。而连年的征战也表明长城并没有真正阻挡住外族的入侵。帝王们倚大墙而求安稳的目的从来都没有真正实现过。

保证长城永恒的与其说是有形存在,不如说是无形存续。到了近现代,拥有船坚炮利的西方列强自海上入侵,作为内陆军事防御的长城更失去了国防功用,彻底成为无用的历史遗迹。但是在20世纪30年代前后,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昭然若揭,处在生死存亡危难关头时,救亡图存的民族情绪急切需要一个唤起大众的象征物,这时候千百年来作为国防工程的长城者才被重新关注,长城一方面作为抵挡外军入侵的军事防御的象征扩散开来,另一方面作为承载和寄托着太多的价值认同和精神诉求的象征物,内化为民族精神的强烈脉动,已经成为国家和民族崛起于世界不可或缺的力量源泉。

提及长城首先闪现脑海的恐怕要数八达岭长城,伟人的一句不到长城非好汉吸引了千千万万的国内外游客来此观赏。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防御工程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的一个隘口。同属明朝建设的九门口长城和游人如炽的八达岭长城相比较,知道的人恐怕十之不过二三。但九门口长城的险峻比八达岭有过之而无不及,当地人曾有顺口溜来形容此处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十门少一门,门门断人魂,要想出一门,十人九断魂”。

九门口长城与国内其他地方的长城相比,最令人称奇的就是长城本身是建在九江河上的——河上筑长城九门、城下走九江河水。在百米宽的河道上,八个梭形桥墩形成九个水门,桥墩外用巨大条石包砌起来,城桥上是高峻的城墙,城桥两侧各有露天方形围城一座,呈现了“遇山而断,遇水不绝”的奇观。

九门口长城沿山势蜿蜒逶迤,南端起于危峰绝壁间,远远望去艰险不可测,与自山海关方向而来的长城相接。九门口长城打破了修筑长城“遇山不断,遇水而绝”惯例,但依旧保有敌楼、哨楼、战台、信台、烽火台、便民楼等设施二十余处,具有建筑形制种类多、结构变化大、军事设施密集等明代筑城特点。九门口长城因拥有一个严整的军事防御体系,在历史上素有“京东首关”之称,是兵家必争之地。说到九门口长城的与众不同之处就不得不提及建设的初衷,据文献记载九门口长城始建于北齐(公元479-502年),现存的九门口长城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其后又进行多次修复。九门口古称一片石,是明代长城中最重要的关隘之一,京奉之间的交通要道。

1368年(至正二十八年)朱元璋(1328——1398)在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控制江南全境后于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建年号洪武。在各方逐鹿天下之时,北方游牧民族元朝彪悍的战斗力和多变的战术给朱元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在明朝建立不久之后朱元璋就开始向北修筑长城,且派四子燕王镇守北边。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四年(1381年),由大将徐达主持修建蓟镇长城。长城修筑后,一片石关被九门口关代替,成为关内外交通的重要门户。九门口长城占据天险,良好的军事防御也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抵御了北方新兴游牧女真族的南下,直到1644年,吴三桂引清兵入关,里应外合再加上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军事战斗力羸弱,“一片石之战”以后清军几乎长驱直入北京。

在历史的长河中,战争兴起又落下,人来了又离开,只有九江河的河水奔流不息。九门口长城见证过历史的烽火硝烟,也在战火中历经磨难,其本身的魅力也因这磨难而越发的光彩夺目。九门口长城以雄浑之姿傲然挺立至今,已不仅仅是一处风景秀美的地方,更彰显着民族的智慧和骁勇。

商家最新动态 (0)

此处尚未发表评论

留言

  1. 以游客身份发表评论。
附件 (0 / 3)
分享您的位置